瘾疹发作痒难休,中医防治有妙谋
来源:本站原创  2024/12/24 0:00:00  作者:供稿:中医科 刘文礼   浏览次数:210次

中医病名瘾疹,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荨麻疹,是皮肤出现红赤色或白色的疹块,以突然发作、痒而不痛、时隐时现、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,其风团大小不一、形态各异,犹如风之善行而数变。

在中医理论中,瘾疹病因分内外两端。外因多由营卫虚疏,风、寒、湿、热等邪气侵袭肌表,客于肌肤腠理之间,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病。内因多为饮食不当,脾胃湿热,禀赋不足,气血亏虚,七情内伤等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,诱发本病。

与西医不同,中医关于瘾疹的辨证论治可以再分为:风寒束表证、风热犯表证、胃肠湿热证、血虚风燥证、气血两虚证等。


典型病例

患者2024年9月2日中医科初诊,主诉皮肤阵发红赤色疹块伴瘙痒半月。疹块时隐时现,发无定处,曾服用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物,症状未见明显改善,遂来我科就诊。诊见患者舌边尖较红,舌苔薄黄,脉细浮数,辨证风热犯表、兼气血亏虚,治以疏风止痒、清热凉血,兼以补气养血,拟方如下:荆芥10g 防风10g 当归10g 地骨皮10g 生地8g 黄芪20g 土茯苓30g 白鲜皮10g 蛇床子10g 百部10g 丹参12g 枯黄苓6g 赤芍10g 炒白芍10g 炒白术10g 红花6g共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二次,温服。经过三次中药加减治疗,患者症状消失,随访3个月未再出现上述症状。

从单独药物功效看,荆芥、防风疏风解表,地骨皮、枯黄苓、土茯苓清热燥湿,当归、红花、炒白芍有养血活血的功效,黄芪、炒白术能够益气健脾,白鲜皮、蛇床子、百部可以燥湿止痒,丹参、赤芍、生地起到清热凉血、活血化瘀的作用。

在日常生活中,瘾疹患者也需注意调护。饮食宜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海鲜等易致敏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鱼虾等。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过激,因为情志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病情。注意气候变化,适时增减衣物,避免风寒、风热之邪侵袭。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免疫力,可减少瘾疹的发作。

 

温馨提示:中药剂量因人而已,如有需要请来我院中医科咨询。

 

版权所有:绩溪县人民医院
地址:绩溪县良安路110号 邮编:245300
维护制作:绩溪县人民医院信息科
联系电话:0563-8162164

皖ICP备17020607号-1


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51号

门诊24小时电话:
0563-8162164
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:
17356300120
新生儿救治中心:
18110856061